杨雨品古诗词丨03:李清照《减字木兰花》
中国人爱写诗,也爱读诗。长期读诗的人,不鸣则已,一开口就让人惊艳。长期读诗的人,让人久处不厌,闲谈不烦。在杨雨看来:诗不是胭脂,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;诗不是羽毛,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;诗不是万能的,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。今天请一起跟杨雨老师品读古诗词吧!
♪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⊙收听
减字木兰花
李清照
卖花担上,买得一枝春欲放。泪染轻匀,犹带彤霞晓露痕。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
今天,我们要一起欣赏李清照的《减字木兰花》:
听下来你是不是觉得这首词和她其他作品有点不一样呢?我们熟悉的那些句子比如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”啊,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”啊等等,都显得悲悲切切的,好像李清照就是一个多愁善感、泡在泪水里的一个闺中怨妇。其实那只是李清照的一面,从整体上来说,她的生活是充满乐趣的,尤其是在靖康之难爆发前,她的婚姻生活更有亮点,这首《减字木兰花》就是证明。
先来看看词牌名,《木兰花》是唐代教坊曲,用作词调。“减字”呢,是唐宋时代的音乐术语,词的曲调都有定格,但不同歌手翻唱同一首曲子,往往会改编,比如增减词字,旧曲就变成了新声。李清照的这首《减字木兰花》就是在原来《木兰花》的基础上做的修改。
那么,李清照这首词的亮点到底亮在哪儿?
首先,这首词暗示了李清照的容貌。或者说,至少,暗示了李清照对自己容貌的自信。
现在留存的几乎所有文献在说到李清照的时候,都在夸她的才华,几乎没有说到她的长相,只有一幅31岁时候的画像流传下来,但画像和本人之间相似度到底有多大那只有天晓得。但别人不夸没关系,李清照自己夸自己的本事是很高明的。
“卖花担上,买得一枝春欲放。泪染轻匀,犹带彤霞晓露痕。”
词的上片说在一个春天的一大早,词人禁不住卖花声的诱惑,买了一枝开得最艳最新鲜的花。
宋代人,非常喜欢花儿,尤其是春天卖花的小贩特别多。《梦梁录》有过记载,“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,歌叫于市,买者纷然。”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南宋,像陆游就写过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的诗句。
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,请你注意“春欲放”这三个字哦,这是一语双关。既是说春天的鲜花含苞待放,新鲜得让人眼馋;又是暗指女子的容颜像含苞的春花一样,美不胜收啊!
“泪染轻匀,犹带彤霞晓露痕”,这是具体写花儿到底怎么美了。花瓣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露水,就好像美女的泪珠儿挂在粉红的脸颊上。你看,李清照狡猾吧?上片看上去句句在写花儿漂亮,实际上呢,句句都是在夸人长得既年轻又娇艳。
当然了,更有意思还在下片。觉得自己长得漂亮还不满足,总还需要自拍一张发个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吧?李清照也是这样,虽然她没有朋友圈,但她也是有观众的,她的观众是谁呢?
“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”
“郎”当然是郎君,就是丈夫了。这说明,写这首词的时候,李清照已经嫁为人妻。不过显然,李清照不像一般的新娘那么羞涩,比如李白《长干行》里的那位新娘是:“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。”结婚一年,还不敢正脸看自己的丈夫。李清照就不同了,她活泼率性,自认为自己很美,可是又担心丈夫觉得自己还不够美:“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”,其实,她哪里是怕自己在丈夫眼里比不上娇艳的鲜花呢?我觉得啊,这里的花面又是一语双关,既然以花喻人是诗词的一个传统,这里的花面当然也可以暗指其他美女了。
她生怕丈夫觉得自己没别人好看,偏要将鲜花斜斜地插在云鬓上——云鬓,你瞧,多美的词儿呀。云鬓是形容美女那浓密、乌黑又柔顺光滑的鬓发。“云鬓花颜金步摇”,白居易在《长恨歌》里就用这个词来形容杨玉环的美貌。
“云鬓斜簪”,貌似只写了戴花儿这一个动作,其实这么爱美的女子梳妆打扮肯定不止戴一朵鲜花那么简单,她只是笔墨很精炼,省略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妆过程而已。因此“云鬓斜簪”的意思就是说,化了一个美美的妆之后,她故意走到丈夫跟前,扭过来晃过去,还要转几圈,360度无死角地展示自己的美,还一定要逼着丈夫说说看:到底是你的娇妻漂亮,还是花儿漂亮?
好吧,每次读这首词读到这里,我的脑海里闪现地并不是那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李清照,而是那个呆头呆脑的丈夫。我总是想,这一刻的赵明诚,到底是觉得自己取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感到幸福爆棚呢?还是觉得超级无奈,面对这么文艺范儿的娇妻不知所措,张口结舌呢?
赵明诚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,但我总是情不自禁脑补出赵明诚两种可能的反应:第一种反应,是满脸惊喜加宠溺加得意,忙不迭地回答娇妻说:“肯定是你更美啊!全天下就属我的夫人最漂亮。”
而另外一种可能的场景是:赵明诚呆萌呆萌地愣在那里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。因为,妻子的问题,肯定不止问过一次,而是每次戴上了一朵新鲜的花儿,或是换了一种新的发型,赵明诚都有可能要回答同样的问题。每当这个时候,估计赵明诚就一边摆弄着他手头的文物,一边头也不抬地敷衍两句:“嗯,你美、你美。”
这两种反应到底哪种更有可能呢?其实很难猜测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。
当然了,你可能会说,词人写词,未必一定是写自己的经历。的确,李清照是有不少作品是对前人诗作的改写或化用,但无论哪种,都必然融入了她自己的体验和态度。这首《减字木兰花》,很显然,她对词中这位女子的大胆活泼、撒娇任性,是相当赞赏的。李清照作品中的女子形象,有不少都是这样。比如,她还有一首《丑奴儿》词,也是写新婚少妇的形象:
《减字木兰花》写的是春天,这首《丑奴儿》写的是夏天。词的大意是说,夏天的傍晚一阵风雨过后,天气终于凉爽下来了,女主角弹完了琴,又对着镜子仔细地化了一个淡淡的晚妆,换上了轻薄的睡衣,细腻的皮肤透着一股幽幽的暗香。女主角对自己非常满意,于是走过来笑意盈盈地对丈夫说:“夫君早点休息吧,今天晚上很凉快哦。”
怎么样?这首《丑奴儿》比起《减字木兰花》要大胆得多吧?
所以有人就说,这种词词意肤浅,不是李清照的手笔。可是,别忘了,李清照的词在当时就有人批评过她大胆直露,大概说的就是你一个大家闺秀,真是啥啥都敢说都敢写、一点顾忌都没有!
在那个年代,男诗人处处留情就是佳话,女子写写夫妻间的甜蜜爱情就成了荒淫放肆,这对女人实在是相当的不公平。但这段评价同样证明,李清照当时确实有一些很大胆的作品流传出去,《减字木兰花》很可能就是代表。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,这样的词“清新浅近,并未违反她的创作风格,没有什么理由能说不是她的作品。”还有人评价,这首词尽情表现了“青春气息与新婚之乐”。
像《减字木兰花》《丑奴儿》这样甜蜜的词作当然是写在李清照娇憨可爱的少妇时光,可是当北宋灭亡、赵明诚突然病逝之后,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是在漂泊动荡、孤苦伶仃中度过的。她再也不可能像新婚时期那样:“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”了。因为这个世界上,再也没有她爱的人了。李清照晚年凡是写到和梳妆有关的词句,无一例外是写她无心梳妆打扮的。比如在《武陵春》中,她写道:“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”;《永遇乐》词中,她又是类似的意思:“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”那个娇羞美貌的女子再也找不到了,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憔悴、病弱、两鬓斑白、无心打扮的孤寡老妇人。
如果将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对比着看,我宁可相信,《减字木兰花》中“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”这样的美好光景,就是李清照在写她自己的幸福婚姻。就像我们现在说的,看一个女人婚姻是不是幸福,只要看她脸上是不是妆容精致、容光焕发就行了。
从这首词,我们还能看出李清照经营婚姻的一种态度,我从两个方面来说说理由。
首先,李清照的婚姻可以说是文艺女与考古男的的组合。
从相关资料看,赵明诚这样痴迷于考古学的大学者,是不大可能像李清照那样浪漫有情趣,倒有点像我们现在刻板印象中的工科男。那么,文科女和工科男的组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其实,赵明诚和李清照生活当中是有不少尴尬事儿的,比如说,冬天下雪的时候,李清照爱披个蓑衣斗笠,去郊外赏雪,寻找写诗填词的灵感。问题是她自己写也就罢了,写完还一定要赵明诚和上几首,“明诚每苦之也”——让赵明诚鉴别个古董文物还行,写诗填词可真是把他给愁坏了。
每次读到这样的记载,我总是深刻同情那个抓耳挠腮、对妻子才华甘拜下风的考古男。娶了全天下最有才的才女,真是痛并快乐着啊!
但是,嫁了一个榆木疙瘩的丈夫,李清照并没有气馁。丈夫不懂浪漫不懂情趣没关系,那女主人就主动来创造浪漫嘛。我们现在很多夫妻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,妻子总是期待丈夫给自己带来惊喜浪漫,比如结婚纪念日的烛光晚餐,情人节的玫瑰,或者生日的时候带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……可是丈夫呢,总是以为我心里有你就行了,那些表面文章就算了吧。所以,久而久之就会有些互相埋怨互不理解。
李清照不是这样,她没有被动等待丈夫给她惊喜,而是主动地制造着平凡生活中的浪漫情趣,比方说,“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”这样的生活日常,又比如说在丈夫出差的时候写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,问他: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
更让人佩服的一点是,她还主动去了解丈夫的专业领域,甚至逐渐成了丈夫考古事业的得力助手,而且为了支持丈夫搜集金石古玩,李清照自动将自己的生活水准降到了最低点。
李清照在《金石录后序》这篇文章中说:她嫁给赵明诚后,“食去重肉,衣去重采,首无明珠翡翠之饰,室无涂金刺绣之具”。也就是说:吃不讲究什么大鱼大肉,穿不讲究鲜艳华丽,绫罗绸缎,头上更是从来不戴什么金银珠宝,翡翠玛瑙;住的房子也从来没有豪华装修、贵重家具。他们没有讲究过什么物质享受,可是精心收藏的金石文物、书画墨宝,就装了满满十几间屋子!
尤其是他们刚结婚那会儿,赵明诚还只有二十一岁,还是个太学生,“大学”没毕业呢,当然也就没有经济收入。即便这样,夫妻俩没钱的时候,就拿几件好衣服当了,换来几件文物宝贝,回到家夫妻俩还很开心地把玩好一阵子。
李清照不仅全力支持丈夫的文物收藏,她还不断学习,帮助丈夫一起从事金石学的研究,常常和赵明诚一起校勘、修订古籍。桌子上、床上都摆满了经史子集。每每吃完晚饭,夫妻俩会悠闲地煮上一壶茶,指着堆积如山的书籍文献,说起某件事应该记载在哪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,还拿这个来打赌,答对的可以先喝茶,说错了,对不起,一边看着去!李清照聪明啊,记性特别好,赢得多。李清照说中了,举着茶杯开心得哈哈大笑,常常不小心把茶水都泼洒在衣服上,什么也没喝到,反倒一屋子都是茶香。按李清照的说法,是“虽处忧患困穷,而志不屈”,那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了。
瞧瞧,眼瞅着嫁了个官二代,以为从此就过上了好日子,没想到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如以前。可是李清照没有怨言,倾尽全力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和爱好,难怪赵明诚视她为唯一的红颜知己。靖康元年的时候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赵明诚见到了一幅白居易亲笔书写的《楞严经》,那叫一个高兴啊!一拿到真迹,赶紧骑马往回跑。跑回去干啥啊?“与细君共赏”。细君就是夫人。回家时,天色已晚,两人非常开心啊,用赵明诚自己的话说,是“狂喜不支”,哪里还想睡觉?得,开酒庆祝吧。这酒一喝,两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,还舍不得放下宝贝去睡觉,又煮了一壶“小龙团”茶,边喝茶醒酒边欣赏字画。
注意哦,这个故事可是赵明诚自己说出来的。而且尤其注意,靖康元年,李清照这一年四十三岁了,红颜早已不再,她绝对不可能再凭借自己“云鬓斜簪”的娇美容貌吸引丈夫。四十多岁的夫妻,他们彼此在生活上的依靠、在精神上的依恋,那才是婚姻长久的保障。这就是李清照智慧的地方。的确,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婚姻,需要的并不是天天你侬我侬的浪漫激情,更是心心相印、细水长流的相扶相伴。
这也难怪,自从历史上有了赵明诚和李清照这样的模范夫妻之后,后来很多名人,一旦说起自己的婚姻幸福,尤其是说妻子才德貌俱全,往往要和李清照相比,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回忆自己和卢氏婚姻生活的时候,就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故事,留下了“赌书消得泼茶香”的千古名句。
好了,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妙趣横生的《减字木兰花》: